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策法规 > 政策解读
什么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
发布时间:2018-03-29       稿件来源:【字体大小:    】浏览次数:

 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,是全国中小学生“安全教育日”。这是有关部门在1996年确定的。

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。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:食物中毒、体育运动损伤、网络交友安全、交通事故、火灾火险、溺水、毒品危害、性侵犯、艾滋病等。有专家指出,通过安全教育,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,80%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。

 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,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,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,促进他们健康成长,1996年,国家教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,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,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。

 

  全国中小学生“安全教育日”每年确定一个主题,自1996年起,“安全教育日”主题分别是:

  1996年:“全社会动员起来,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”

  1997年:“交通安全教育”

  1998年:“注重防范,自救互救,确保平安”

  1999年:“消防安全教育”

  2000年:“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,预防药物不良反应”

  2001年:“校园安全”

  2002年:“关注学生饮食卫生,保障青少年健康”

  2003年:“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”

  2004年:“预防校园侵害,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”

  2005年:“增加交通安全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”

  2006年:“珍爱生命,安全第一”

  2007年:“强化安全管理,共建和谐校园”

  2008年:“迎人文奥运,建和谐校园”

  2009年:“加强防灾减灾,创建和谐校园”

【加入收藏】  【打印此文】  【关闭】